鄭州大學“中華源”考古實驗室獲評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A類實驗室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對首批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試運行期評估驗收結果進行了公示,經實驗室自評、專家實地考評和會議現場答辯,評定A類實驗室3家。其中,鄭州大學“中華源”考古實驗室獲評,并位列全省首位,其彰顯了近年來我校在考古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績。
該實驗室依托鄭州大學考古學科建設,在學科帶頭人韓國河教授,劉慶柱教授的帶領下,整合校內優勢資源學科,成立了人骨考古實驗室、古“DNA”實驗室、冶金考古實驗室、陶瓷考古實驗室、動物考古實驗室、同位素考古實驗室等12個科技考古專項實驗室。實驗室已建成了高校規模最大的古人類資源標本庫,目前正在籌建動植物資源標本庫和陶瓷標本庫。實驗室團隊圍繞“中華文明起源”等項目,對中原地區考古遺存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近三年,實驗室團隊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0項,科研經費超過3000萬。2024年4月8日,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來校調研,參觀了考古學學科建設創新中心和“中華源”考古實驗室,并對實驗室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中華源”考古實驗室建設,將其列入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重點項目、鄭州大學高水平社科平臺建設項目序列。下一步,實驗室將以此獲評為契機,繼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以科技考古為先導,依托中原豐富的文物考古資源,開展探索性、創新性研究,培養一批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交叉學科優秀人才,為建設一流考古學科貢獻力量,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豫見鄭大app
